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消毒剂存在的误区

消毒剂对于清理生活的一些区域和物品特别的有必要,所以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备有消毒剂,然而,针对消毒剂的使用,其实很多人都存在误区 。消毒
生活中清理一些区域和物品,消毒液尤其必要,所以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消毒液 。但是,很多人其实对消毒剂的使用有误解 。消毒剂应该怎么用?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哪些误区?让我们仔细看看 。

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消毒剂存在的误区

文章插图
消毒剂也常被称为“化学消毒剂” 。
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(包括分枝杆菌)、病毒、真菌和孢子等 。,并且对细菌孢子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,满足高级消毒的要求,包括含氯消毒剂、臭氧、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、双链季铵盐等 。中效消毒剂只能杀灭分枝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,符合消毒要求,包括含碘消毒剂、酒精消毒剂、苯酚消毒剂 。
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性病毒,符合消毒剂要求,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,氯己定等双胍类消毒剂,汞、银、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,中草药类消毒剂 。
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消毒剂存在的误区

文章插图
消毒剂的定义
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培养基中病原微生物并使其无害的制剂 。它不同于抗生素 。它在疾病预防中的主要作用是消灭人体外的病原微生物,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,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。人们常把消毒剂称为“化学消毒剂” 。
【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消毒剂存在的误区】
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消毒剂存在的误区

文章插图
使用消毒剂的误区
误区一:消毒就是杀菌
“消毒”和“杀菌”这两个词在生活中经常混淆,但实际上它们有不同的含义 。消毒是杀死微生物,但不是孢子等“休眠”微生物;杀菌是杀死包括孢子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。也就是说,杀菌比消毒更严格,通常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,在生活中很难实现 。所以平时只需要消毒,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,以免引起人体疾病 。
误区二:消毒剂越强越好
消毒剂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。如果浓度过高,会刺激人的口腔、呼吸道和肺部 。时间长了可能会对器官组织造成损伤,使其变得脆弱,但很容易被感染 。因此,在使用消毒剂之前,应根据说明书进行适当稀释 。
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消毒剂存在的误区

文章插图
误区三:用消毒液洗内裤
很多人会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内衣,但事实上,用消毒液浸泡内衣不仅能彻底有效地杀灭残留在内衣上的有害细菌,还可能因清洗不充分而造成化学残留,从而引发私处的各种问题和疾病 。而且一些强力的消毒剂刺激性很大,即使清洗后也极易残留 。有一些消毒剂以对氯间二甲苯酚为主要原料 。由于其杀菌成分在使用过程中不溶于水,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苯酚,对健康有害 。
误区四:每天使用消毒液清洁
除非有明确的预防传染病的需要,一般来说,不需要频繁使用消毒剂,更不用说每天使用 。
消毒剂使用方法 使用消毒剂存在的误区

文章插图
误区五:在家喷消毒液保持空空气清新
保持家中空气新鲜的最好方法不是消毒,而是开窗通风 。毕竟家不是医院,细菌数量有限 。如果消毒剂的水蒸气停留在空气体中,吸入后会损伤呼吸道 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使用消毒剂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和口罩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