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子的种植技术之怎么样修剪 茄子的种植技术

茄子育苗
1、育苗场所及播种期的确定:山西省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 。为了提早上市,茄子需要培育苗龄较长的大苗,通常苗龄为90-100天 。
2、浸种催芽:首先将种子放入55℃温水中,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-6倍,不断搅动 , 并保持55℃水温10-15分钟,然后在其自然下降的水温中浸种8-12小时 。茄子种皮厚 , 吸水困难 , 如果种子未经充分发酵更难发芽,要先用0、2-0、5%的碱液清洗,并用清水反复搓洗,直至种皮洁净无粘液时再浸种 。也可先用1%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行浸种 。浸种过程中,每5-8小时换1次水,当种子充分吸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,用多层湿布或麻袋布包好,甩掉水后放入容器中,置于温暖处催芽 。茄子发芽适温为25-35℃,因种子成熟度不一催芽袋中的温度和氧气不均,会造成种子萌芽不齐,因此,最好采用变温催芽 , 一天中适温30℃占8小时 , 20℃占16小时,5-6天后,即有75%的种子露白 , 出芽整齐一致 。催芽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包 , 有助于种皮气体交换 。
3、播种:茄子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 , 温室最好采用播种箱播种,这种方法可以随意搬动 , 便于调节温度和光照 。先在播种箱内铺一层厚3厘米的营养土;浇足第一次水,待水渗下去后,撒一层细土 , 撒播或沟播种子,播后覆1厘米厚的细土,再覆盖塑料薄膜 , 种子出土时及时揭掉 。
4、苗期管理:播种后室温要求25-30℃,光照均匀,5-6天后出苗 。80%的幼芽出土后降低室温至白天20-25℃,夜间20℃,超过28℃时适量通风,通风量不可过大过猛 。室温降至20℃左右时停止放风 。在子叶已展开 , 第一片真叶吐尖时,可提高室温白天25-27℃ , 夜间16-18℃,地温18-20℃,促其真叶生长顺利,直到移植 。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,茄子生长发育良好,水分不足时,花芽分化晚 , 结果期推迟,前期产量下降 。茄子播种和移植前一定要将底水浇足,以后可根据幼苗生长情况,适当补充水分 , 以满足其生长所需 。茄子幼苗对光照条件要求严格,光照充足不仅有利于花芽分化,而且使幼苗生长及发育得以顺利进行 。光照不足时,花芽分化晚 , 幼苗徒长和出现畸形花,直接影响产量的形成 。为了改善光照条件,可将育苗箱向南倾斜 , 争取光照 。加大移植用的营养纸袋面积,排放密度合理,也有改善光照条件的作用 。
5、移植:茄子根系再生能力差,新根发生困难,一般只在幼苗2-3片真叶,花芽分化尚未开始时一次性移植到营养纸袋中即可 。采用营养纸袋育苗是保护茄子根系较好的方法,只是配制营养土时注意多增加一些氮肥 。移植前1-2天把营养纸袋中的水浇足,以纸袋底部见湿为准 。移植时将幼苗从播种箱中已经疏松的土壤中抖出,顺根栽入营养纸袋中,不要弯曲 。茄子定植时壮苗的标准是:幼苗株高18-20厘米,6-7片叶 , 门茄有70%以上显蕾 , 茎粗壮,紫色,根系发达 。

茄子的种植技术之怎么样修剪 茄子的种植技术

文章插图
定植
1、定植前亩施基肥5000公斤,深翻耙平后做成宽60-65厘米,高15厘米的高垄,然后将垄上开两道浅沟,浇足底水 。水渗下去后按照株距30-40厘米要求栽植,然后从高垄上的两道浅沟中间取土封沟 。定植深度以苗坨与地表持平为宜 。亩栽苗3000-4000株 。
2、定植时间应选择寒流刚过的回暖期 , 根据北方气候条件的规律 , 选择这种定植时期可以保证幼苗定植后的3-5天内维持晴好天气,有助缓苗 。定植当天应在10-14时高温期进行 。
管理
1、茄子定植后最大的困难是地温不足,因此在定植后的低温季节要加强防寒保温 。定植后7-10天,保持室温30℃以上 , 以此来提高地温,补充夜温 , 尽快缓苗 。并尽量保持地温稳定在16-18℃ 。缓苗期过后,植株开始正常生长,每天都要注意揭帘见光,如光照不足极易造成落花 。缓苗后门茄花开放 , 进入结果期,此时应注意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,将室温降到白天25-30℃,夜间15-17℃,这样既可以使茄子开花结果,又可以枝叶繁茂 。室温超过25℃时开始适量放风,排除室内过多的湿气,增加二氧化碳含量,提高光照强度,减少落花 。即使是阴天也要坚持适量放风,只是要格外注意放风量和放风时间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