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


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

文章插图

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

文章插图
一、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
离婚时,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。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七条【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】离婚时,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。
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,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。
二、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特点是什么?
1、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 , 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,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两性 , 如未婚同居、婚外同居等,以及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 , 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。
2、夫妻共同财产,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,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。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自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,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 。
3、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,为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,既包括夫妻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,也包括其他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,当然,法律直接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 。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的个人财产,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。这里讲的“所得”,是指对财产权利的取得,而不要求对财产实际占有 。“婚后所得”,是指财产权的取得时间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。即从婚姻关系发生效力之日起,到配偶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时止 。
4、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,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,承担同等的义务 。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,有平等的处理权 。特别是夫妻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,除另有约定外,应当取得对方的同意 。
【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】综上所述,夫妻双方办离婚手续的时候 , 应该就财产分割妥善解决好,否则之后发生纠纷的几率很大 。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共同财产的范围及分割办法,夫妻婚姻存续期内的收入都应该算共同财产,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,一般是均分,当然 , 也要考虑照顾孩子及女方 。

    推荐阅读